2015年10月9日星期五

我寫自閉症:極速配對 Speed Dating

小組極速配對 (2005)

2004年,一位私交甚篤的女同事苦腦沒有男朋友,我提議在她的生日請她一同參加極速配對,她內心爭扎了幾天,拒絕了我的好意。之後,我以玩票性質,與兩位要好的大學同學參加了人生第一次的「咖啡配對」:流水作業的配對安排,我要重複介紹自己20多次,每次幾分鐘的單對單聊天,花了大部分時間來解釋行為治療師的工作。雖然遇到幾位談得來的女士,可是互動過程機械化,很難用心感受對方。

幾個月後,我決定成立一間專門舉辦配對活動的公司。3位大學同學和我設計了一個全新的配對模式:配對首先以小組進行,3男3女總共6人一組,透過特製的問題卡,幫助他們打開話閘子,互相溝通;過程參加者可以了解對方有沒有風度給予其他人機會說話,在別人說話時有沒有認真聆聽,觀察對方喜歡主導討論或是被動,對自己的興趣多大,過程變數多,而且參加者不需要重複介紹自己很多次。每組討論完畢,參加者再被重組與其他人作小組配對,認識所有異性後,我們根據參加者的意願,安排單對單的相處時間,再互相深入認識。由於配對以小組形式開始,所以我們的公司叫Group Dating Club。雖然Group Dating Club 只是運作了一年多,可是當中的樂趣卻是刻骨銘心,一世難忘。

最近,認識了一位25歲的自閉症成年人,每星期六都會到我上環的畫室跟我聊天;他風趣聽話,熱愛股票鐘錶,卻沒有朋友和他分享興趣。他的出現,令我有意再次籌辦類似group dating club的社交小組活動,為自閉症成年人提供一個平台,認識朋友。

1943年,美藉精神科醫生Leo Kanner以「自閉症」形容一羣看似有精神障礙及情緒病的兒童,這些兒童的行為表現不完全符合精神異常的準則,他形容這些小朋友逃避現實、對人沒有社交興趣。現在,我們知道自閉症人士對人有不同程度的社交興趣,只要成年人明白他們的情況,配合他們,他們一般可以與成年人相處;可是由於他們有社交溝通學習困難,不善與年齡相約的朋輩互動,難以建立友誼。

有些自閉症學生,對別人的興趣不足,令他們沒有足夠的推動力用恰當的社交行為與朋輩相處。縱使他們對其他小朋友有興趣,也不足以令他們和朋輩建立友誼。因為友誼是需要雙方面共同建立的,就好像玩搖搖板般,雙方有接近的力量,互相付出,互相遷就:你跳一下時我放鬆,我用力撐時你鬆腳,遊戲才會持續好玩。如果只是單方面出力,控制搖搖板的上落,一方會覺得沒有自主,另一方會很快覺得疲倦,令兩者不能享受箇中的樂趣,令遊戲不能長時間維持。一段關係,如果只是一廂情願,單方面付出,便會變成照顧及被照顧的關係,不是友誼。

友誼是建基於平衡,包括平等權力,平等付出,平等放低。友情就是我照顧你時,你照顧我。作為治療師,要明白學生不是我們的朋友,因為我們不能期望學生為自己升職、或找到一個好的女朋友而開心;不能期望他們能分擔自己的失意或擔憂;夜蘭人靜時,我們不能打電話給他們訴說自己的空虛寂寞;有經濟困難時,我們不會問他們借錢。雖然如此,治療師對待學生應該好像對待朋友般,要真心為他們付出,照顧他們,尊重他們,為他們的利益而適當地放低自己的控制慾,讓他們體會感受人情的可愛之處。

自閉症學生要與朋輩建立友誼,需要天時、地利及人和:如果兩個小朋友是同班同學,或家庭朋友,並且有足夠的時間相處,他們便有更多機會一同享受有趣的經歷;如果他們興趣接近,他們便可以一同分享互動時的樂趣。勉強要求一個朋輩長時間配合自閉症學生的需要,要他們只能選擇自閉症學生喜愛的玩具遊戲,並要他們以適當的程序應對學生的問題行為,只會令那位朋輩變成另外一位治療師。

沒有天時、地利及人和,家長可以主動尋找年齡相約的小朋友作為自閉症學生的玩伴,定期安排他們見面。見面時間不需要太長,1-2小時的相處時間內提供他們最喜愛的遊戲活動,例如平時不准他們吃的零食,不能得到的玩具,沒有機會看的卡通片,令他們的見面時間變得份外特別。由於單對單的互動,變數比較少,情況容易控制,自閉症學生與玩伴建立正面關係的成功機會大增。之後家長可以再安排更多的小朋友加入,令學生有機會在變數較大的小組互動中與其他玩伴建立友誼。

p.s. 有意認識我的25歲自閉症朋友,或有興趣參與自閉症成年人社交小組,請電郵與本人 Raymond FUNG 聯絡。
raymondautism@gmail.com

2015年10月2日星期五

我寫自閉症:壞習慣


只顧玩電話 (2015)

很多家長問我怎樣有效改變子女的問題行為。

其實改變行為是不容易的事,試想想:你曾否下定決心要戒掉自己的壞習慣?要改變自己的行為一點也不容易,何況是別人的?要改變自己疼愛的子女行為,更加要面對很多心理包袱:當小朋友不能達到目的而表現得很苦腦時,父母可能會覺得心痛而不能堅持!

我們的自主行為皆是有原因及目的,行為能夠達到某些功能才會持續。小朋友不合作或不服從,就是因為行為得到不同的回報而持續,例如在商場內哭泣或表現得很低落,以令父母為他們買玩具;向父母投訴抱怨、討價還價來逃避或拖延家務及功課;頑皮搗蛋來吸引別人的注視;或扮超人怪獸來娛樂自己。當父母意識到問題行為的嚴重性時,行為可能已經變為一個習慣:一個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回報,就像條件反射的一個習慣。

要管理這些被各種回報強化的問題行為,首要是教育小朋友用恰當的社交行為達到目的。有效的教育應於小朋友心平氣和,願意學習的時間進行。若然行為問題發生時,我們才大條道理,期望小朋友學習,情況可能等於叫一個已經喝酒至酩酊大醉的酒徒戒酒一樣,結果只是對牛彈琴,甚至令人更加煩燥,影響彼此感情。

很多家長以為當小朋友出現行為問題時,即時滿足他們的目的及需要,是最佳的解決方法。因為他們錯誤以為這樣可以讓小朋友開心及安寧,家長亦會因為能即時解決問題而感覺良好!但是,這些方法其實是後患無窮,你往後的日子將會永無寧日。要即時處理行為問題,我們應了解行為的功能,因為功能等於回報,確立功能便可以確保小朋友的行為問題得到最少的回報。常用的有效處理方法包括即時拿走他們正在享受的玩意或別人的注視。如小朋友平時大部分時間服從聽話,則可嘗試平靜地指示他們停止滋擾行為,或叫他們做別的活動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非必要時才動手制止。

即時處理行為問題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並且了解環境的限制及自己的能力。因為當小朋友希望透過問題行為而獲得回報,但被家長拒絕,大多會以更激烈的方法及行為測試你的底線,如果我們於過程中放棄,更差的行為就會被強化!相反,只要我們持之以恆,並了解這些反應是小朋友必經的學習過程,家長及小孩皆會學懂及享受長期持續的收成!

英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