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8日星期二

《行為分析》學生不留意你,不要叫他望著你




面部表情是其中一種最常用的社交訊息,我們往往會觀察別人的「眉頭眼額」,作出相應的社交行為,可是,很多自閉症人士對這些社交訊息的察覺力比較弱:

1. 可能由於他們特別留意一般人不重視的環境細節,加上缺乏社交推動力,令他們忽略很多社交訊息,例如:別人開門進入自己的房間,他們有時也未必能察覺到;

2. 縱使他們留意到別人的社交行為,也未必懂得分辨它們,例如:別人是否正在望着自己?對方是和誰人在談話?同學正在微笑還是啜泣?

3. 有些自閉症人士即使能察覺及分辨這些社交訊息,卻不了解訊息背後的意思,例如:和別人交談時,即使對方不作回應,左顧右盼,把玩手機,甚至打呵欠,他們也因不明白對方對談話內容沒有興趣,而繼續高談闊論自己喜愛的話題。

為了令自閉症學生更加留心社交訊息,有些治療師會利用不同的提示,例如重複呼喚學生的名字、提高說話聲線、觸摸學生面部、在學生面前搖晃玩具、大力拍手、刻意靠近學生令他們留心、或叫學生「望著我!」;三四十年前,很多治療師更會把糖果放在自己的兩眼之間,吸引自閉症學生的注意,當學生望向糖果時,治療師便把糖果送到學生的口中,作為獎勵。這些方法,當然有效提高自閉症學生望向別人的意識,可是,這些做法不單不自然,而且運用時看似訓練動物般,不夠人性化;最大的問題是,令學生依賴人工化的提示,削弱學生自發留意周圍環境及社交訊息的意識。試想想,在一個主流學校的班房裡,一個老師要面對30-40個學生,並且要跟時間競賽,完成既定的課程內容,這樣的情況,老師根本沒有可能呼叫每位學生的名字,或走到每個學生面前說話,令他們專心上課。

怎樣幫助學生更加留心社交訊息?下次再談。


《行為分析》小孩用手指挖鼻孔時,父母千萬不要拿紙巾



小孩用手指挖鼻孔時,父母千萬不要拿紙巾。

因為,父母轉身拿紙巾的一瞬間,小孩可能會把黏在指頭的鼻屎,抹在衣服上,或身邊的傢具上,甚至放進口中細嚐。當你把紙巾遞到小孩面前,他可能已經享受完挖鼻孔的快感,鼻子不再痕癢,不需要紙巾。

遇過一位自閉症大學生,成績優異,可是從小到大,與其他同學都相處不來。記得第一次和他聊天時,突然對我說:「唔好意思。」然後低頭,一隻手掩著鼻子,另一隻手不停挖鼻孔;他幾次把挖完鼻孔的手指伸到眼前細看,最後放進口中。由於他面對著我,而且動作大,縱使用手掩著鼻子,我也可以清楚看到整個行為。

大部分成年人,為了保持形象,或避免影響其他人的心情,用手指挖鼻孔時會在別人看不見的情況進行。可是,這位大學生,只是表面地用手掩鼻,反映他只顧享受挖鼻孔的快感,不理會或不瞭解行為對自己和別人的影響。

處理行為問題,最理想是從學生年幼時開始進行,讓他們從小培養良好習慣。小孩用手指挖鼻孔時,建議父母不要為他們拿紙巾;

1. 父母應立刻走近小孩,用手捉緊他挖鼻孔的手指,然後拉出來;
2. 千萬不要放手,確保小孩不能再挖,或把手指放進口中;
3. 用另一隻手,指著放在附近的紙巾,然後輕輕拉小孩走過去;
4. 捉住小孩挖鼻孔的手(或另一隻手)拿紙巾,讓他體驗自己的事自己做,不可依賴父母服侍他;
5. 指示小孩用紙巾抹乾淨手指,再抹鼻孔;
6. 讓小孩把紙巾掉進垃圾桶;
7. 指示小孩洗手。

要鼓勵小孩多用紙巾抹鼻,父母可以把紙巾放在當眼和容易拿到的位置;在子女沒有用手指挖鼻孔時,提醒他們有需要時用紙巾;當他們自發用紙巾,給予讚賞和獎勵。更重要的是,教導子女清潔的好處,分析行為對自己和別人的影響,學習從別人的角度出發,及明白尊重別人的重要性。



2017年7月10日星期一

《融合教育》九大謬誤

《融合教育》謬誤

融合教育,原意是讓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得到平等學習機會,發展所長。可是,香港的融合教育在制度,政策和實行方面均出現很多問題,例如過分着重考試成績,資源不足,缺乏專業支援和教師培訓等。

近幾年,媒體報導有關自閉症學生在主流學校的問題越來越多。根據平機會在2012年發表的報告,30-70%受訪教職員認為自閉症學生缺乏自我概念,上課不專心,學業成績較差,及影響其他同學學習。有20-43%的教師更明確表示,不接受自閉症學生在主流學校上課。

雖然融合教育受到不少質疑和反對,可是仍然有很多業界人士和家長,鼓勵自閉症學生入讀主流學校。根據自閉症教育權威Ronald Leaf博士的分析和我的經驗,支持者相信融合教育,可能因為以下謬誤

融合等同成功
很多家長安排自閉症兒童接受早期訓練,目標是要讓子女成功入讀主流學校。可是,一些學生縱使被主流學校取錄,卻因缺乏獨立學習的能力和行為管理,未能跟上課程進度,加上社交困難和行為問題,幾年後被學校勸退。

融合等同進步
自閉症學生入讀主流學校,可以接觸到特殊學校沒有機會學習的科目和課題。可惜,很多自閉症學生不會透過觀察有效學習,而且較難在人多的班房專心上課,未能吸收老師教導的知識,令學習進度變得非常緩慢。

融合令學生變乖
自閉症學生在主流學校較少出現行為問題,可能是因為朋輩影響,老師對學生的要求比特殊學校高,和有效的課室管理等。但是,亦可能是因為學校安排專人特別照顧,不斷提示,甚至把他們隔離,讓他們任意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些過分遷就的做法,不但不會幫助學生自律,而且有機會寵壞他們,令他們在其他環境更容易做出滋擾行為。

融合幫助學生建立友誼
自閉症學生在主流學校有很多機會與同學互動和建立關係,尤其在幼稚園和初小時,同學一般比較容易相處。可是,到了高小和中學後,同學的忍耐力較低,容易衝動,未必會包容有獨特社交行為的自閉症學生。縱使他們被接納,兩者的關係有如照顧者和被照顧者,未必可稱為友誼。

學生在特殊學校會學習問題行為
自閉症學生在特殊學校可能會模仿同學的問題行為。可是,這個情況在主流學校亦會出現。關鍵在於老師能否有效教導學生分辨恰當和不恰當的行為,顧及其後果,並適當運用獎罰來處理。

只有主流學生才可以作為學習榜樣
品學兼優和受人歡迎的主流學生,確實可以當其他同學的榜樣。可是,期望自閉症學生以他們的社交行為和讀書態度作目標,可能太過遙不可及,容易令學生感到失敗和失望。其實。無論是主流學生,或是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都有值得學習和欣賞的地方。

有進步等同理想學習環境
很多自閉症學生入讀主流學校,在品行和學業方面有進步的表現,令人鼓舞。可是,這些進步可能是因為學校過分遷就,對學生期望較低。所以,我們不能排除他們在其他學習環境會有更佳的表現。有些學生在初小表現有進步,但當升上高小或初中,由於課程越來越深,社交環境越來越複雜,進步未必可以持續。

不斷遷就學生等同有效策略
一些主流學校的老師,會為自閉症學生制定個人化的教材,或拆細學科的內容讓全班同學一起學習,這些做法用心良苦。可是,心智較成熟的自閉症學生,可能會因此感到自己負累了其他同學,而其他同學亦可能會埋怨自閉症學生拖慢全班的學習進度。香港的教育制度,主張操練,着重考試成績;若果減少教學內容,學生未能追上所有課程要求,對家長和老師可能會造成很壓力。

身處主流學校等同融合
如果自閉症學生身處主流學校,不是跟其他同學一樣學習相關的知識,和其他學生沒有互動,情況就等於飲茶「搭枱」,不是融合。真正的融合,是要讓他們參與課堂的學習,和其他同學社交,達致共存和互相需要。

香港的融合教育,有不少成功例子,令人嚮往。可是,要幫助自閉症學生真正融入主流學校,不但需要學校配合,而且要學生具備基本的學習條件,包括:自律,時刻留心,保持冷靜,懂得如何於群體學習,能透過觀察吸收知識,對朋輩有興趣,和具備基本社交技巧等。這些條件,不是每個自閉症學生都擁有;但這並不等於他們沒有出路,因為香港除了主流學校,還有特殊學校,及一些接收了很多特殊需要學生的「特色」學校,甚至專為自閉症學生而設的學校。這些學校,可能更會針對自閉症學生獨特的需要和能力,讓他們有效學習不同科目的知識和實用技巧,發揮所長。

原文刊於《香港01》

2017年5月3日星期三

自閉症兒童沒有接受「早期密集行為治療」的權利


假設有100位末期癌症病人,每人服食1粒特效藥,可延長壽命3個月;若每人服食10粒,便可痊愈。
可是,醫院只有100粒特效藥。這個情況,應該免費讓每位病人得1粒,還是讓10位有錢的病人,付出天價,每人買10粒,而其他人1粒也沒有?

有人認為要為社會長遠發展着想,讓有能力的人得10粒;有人提倡自決,建議要先諮詢病人的意願;在香港這個講求公平的社會,有人認為每位患者應平均分1粒。

很不幸,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有錢又有人脈和勢力的病人,總有辨法獲得10粒,甚至更多的特效藥;而資源有限的病人,可能只獲分派幾粒止痛丸,連半粒特效藥也得不到。

我問:「為什麼醫院不提供1000粒特效藥,讓有需要的病人各得10粒?」

在香港,自閉者兒童所得到的有效支援,有如上述情況,嚴重不足。

有自閉症的患者,雖然不能用藥物治療,但經多年研究證實,透過「早期密集行為治療」,可大大減少大部分患者的自閉症徵狀,有些患者甚至可以表現得跟一般人沒有分別,能夠於主流學校有效學習,建立有意義的友誼,及享受高質素的生活。

什麼是「早期密集行為治療」?

早期:越早越理想
有研究顯示,自閉症徵狀早在嬰兒六個月大已經出現。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自閉症兒童最早18個月大可被正式診斷,若兩歲接受評估,結果比較可靠。我接觸過很多個案,兒童兩歲便開始正式接受治療,有些未到兩歲,父母便開始學習怎樣與自閉症兒童相處,於家中加強與孩子的互動溝通。

密集:大約每周30小時
過去30年,有不少研究報告建議,自閉症兒童應接受大約每週30小時的治療。去年,美國有一單官司,一個家庭要求保險公司支付自閉症兒子的密集治療費用,該公司認為約每周15小時的應用行為分析(ABA)治療便足夠,經過訴訟後,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要負責該小孩每周36小時的ABA治療費用。

行為治療:一種療法,效果最佳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的Jane S. Howard與另外兩間大學的研究人員於2005年發表的報告指出,相比同時間接受不同療法,學生於同時間進行單一療法會較為有效。研究把學生分為三組,第一組接受每周30小時密集應用行為分析(ABA)治療,另一組接受每周30小時的密集混合治療,包括行為治療,職業治療,言語治療及小組治療,最後一組接手每周15小時的非密集混合治療。結果顯示,第一組學生(進行密集單一療法)比其他組別的學生於不同技能有明顯的進步。

自閉症不是癌症,不會對患者造成直接的生命威脅,兩者要面對的困難雖不能相題並論,但在治療方面,卻同樣地需要大量支援。雖然早期密集行為治療的成本非常高,但在美國,英國和加拿大一些地區,家庭接受服務,都是由政府資助,或保險公司負責,大部份家庭都不需要自己出錢。

很不幸,自閉症兒童在香港獲得的資助嚴重不足,縱使坊間有一些免費和收費平宜的專業服務,很多學生只能接受每周1-2小時的專業治療;大部分家長沒有足夠金錢負擔密集和高質素的行為治療;一些家長縱使有經濟能力安排這些服務,卻要在其他方面作出很大的放棄和犧牲。

最近有一篇報導標題:「8歲自閉童,學校日綁7小時」除了綁安全椅,就沒有其他方法嗎?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有!如果香港好像美國某些地區的特殊學校般,一班7個學生,有8個老師,加上專人長期為教師提供培訓,那位8歲自閉童,應該不要被綁在安全椅7小時。

我問:「為什麼香港不提供足夠的免費專業服務,讓自閉症兒童享有接受「早期密集行為治療」的權利?」

原文刊於《香港01》

我寫自閉症不是....


聯合國在2007年的大會一致通過,每年4月2日為「世界自閉症日」,以提升社會大眾對自閉症的認識和關注。

自閉症是一種從幼兒期顯現的神經發展譜系障礙,患者有獨特的社交行為模式,喜歡依從常規慣例,對特定主題有強烈興趣,經常會做出一些刻板和重複性動作;他們處理感官訊息的方法特殊,與一般人的學習方式不同。

記得17年前投身自閉症教育行業時,父母吩咐我要保護自己,避免被學生襲擊;朋友擔心我會被學生「傳染」,變成自閉。雖然現在社會大眾對自閉症認識增加不少,可是坊間仍然存在很多誤解。

自閉症不是非常罕有
教育局估計,2018年香港的自閉症學生將會超過10000名,比2010年的2000多人,升幅超過4倍。香港的自閉症總人口比率,大約是6/10000,即0.06%,可是這個數據是多年前的調查結果,遠比西方國家的硏究結果為低。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的報告,亞州地區的自閉症總人口比率大約為1%,在美國,比率更超過1.4%。由於男孩比女孩患有自閉症的機會高超過4倍,每42個男孩當中便有1個被診斷有自閉症,根據這個比率,在香港的男校,平均每班就有一位自閉症學生,情況絕不罕有。

自閉症不是由單一成因導致
縱使很多大學多年投放大量資源研究,自閉症的真正成因仍然不眀。許多研究認為自閉症由基因和環境因素導致,可是環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仍然未有定論。從多方面的研究確認,注射疫苗不會導致自閉症。雖然自閉症可能與高齡爸爸,及媽媽懷孕時服食某種藥物有關,但確實成因錯綜複雜,不會是單純因為父母對子女照顧不足,或讓子女沉迷打機而導致的。

自閉症不是一模一樣
自閉症是一個譜系障礙,對患者的影響因人而異。認識一些學生對朋輩很好奇,有些卻會對其他人不瞅不睬;有學生見到朋輩會很興奮,有些卻會感到很焦慮;有學生精力旺盛,整天走來走去,有些卻很被動,經常表現得沒精打采;有學生很喜歡説話,有些卻很沈默,甚至不能用發聲來溝通;有學生擁有正常智力,可以在主流學校學習,有些卻要上特殊學校;有學生對感官刺激特別敏感,有些卻沒有什麼反應;有學生對文字數學興趣強烈,有學生鍾情美術音樂,有學生在體育運動表現特別出色。

自閉症不是不理别人感受
自閉症人士的社交意識比較弱,在日常生活往往會忽略很多社交訊息;縱使他們能夠留意到別人的行為,也未必懂得分辨它們;有些自閉症人士即使可以察覺及分辨這些社交訊息,卻不了解訊息背後的意思,而沒有給予適當反應,令別人誤會他們不重視別人的感受。其實,他們不是不理別人的感受,他們只是不懂得對別人的感受作出大眾所謂的「標準」反應。他們不但會有情緒,而且也會受别人的情緒影響;他們喜歡得到別人的關注,亦會希望身邊的人開心。

自閉症不是不能學習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的一項研究顯示,大約44%的自閉症人士智力正常,縱使部份人士的智商較低,他們也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早於80年代,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便有硏究指出,自閉症學生接受早期密集的行為分析治療,並配合家長參與,接近一半的學生,智力有明顯進步,自閉症的行為特徵大大減少,並可以入讀普通學校,有效學習和能夠與朋輩互動溝通。之後有很多相關的臨床報告,亦得出類似的結果。這些硏究證明,很多自閉症學生,不是不能學習。

自閉症不是比別人差
自閉症人士不但有能力學習,而且個別學生在不同範疇有很出色的表現。我認識一位學生,能夠聽完一首簡單的樂曲後,直接用鋼琴彈奏出來。17年前我教導的第一位學生,長大後參加了一個國際程式設計比賽,擊敗來自120多個國家的過千名參賽者,取得冠軍。另一位18歲的青年,小時被診斷患有自閉症,他對歷史和文字特別有興趣,在相關的學科取得很優秀的成績,促使他被美國芝加哥大學取錄,修讀政治和歷史。還有一位學生,雖然認知和表達能力不高,但很有運動細胞,曾經代表香港參加特殊奧運會的游泳項目,並取得奬牌。這位學生,不但從運動當中找到樂趣和熱情,而且還讓父母因為他而感到驕傲。

引用聯合國秘書長的話:「讓我們行動起來,改變我們對自閉症患者的態度,承認他們的公民權利。自閉症患者有權作出按照個人意願和喜好生活的決定。」自閉症人士不一定可以建立一套所謂「標準」的社交行為模式,但不代表他們比一般人差。希望社會大眾,可以學習和理解他們的獨特之處,讓他們過充實而有意義的生活。

原文刊於《香港01》

我寫為什麼政府特別關注自閉症?


很高興,《芝麻街》電視系列有新角色,她的名字叫Julia,一位患有自閉症的4歲小女孩。

其實,患有自閉症的人數不少,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被診斷患有自閉症的總人口比率為1/68,較十多年前的比率1/150,升幅超過2.2倍。患有自閉症的女孩較男孩少,比例大概為1比4。《芝麻街》的新角色設定為女孩,別具意義,提醒大家要關注這群一般人眼中視為少數中的少數。

對於關注自閉症,香港政府可謂下了不少功夫。2015年,教育局出版了一本「全校參與分層支援有自閉症的學生學校支緩模式運作手冊」(Tiered Autism Intervention Model),簡稱AIM;手冊共有148頁,詳細紀錄了30間本地普通小學應用教育局設計的「三層支援模式」的成功經驗,希望籍此推廣給全港學校參與,支援自閉症學生在普通學校全面發展。

香港自1997年推行融合教育以來,有關政策皆是為有不同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學生制定,而不是針對自閉症學生在普通學校的獨特需要而設計的。為什麼在2015年,政府會推出這本專為自閉症學生的AIM?什麼問題令政府特別關注自閉症?

自閉症學生人數上升
根據香港教育局,2010年香港大約有2050名患有自閉症的學生,2014年升至4970名,短短4年間升幅超過2倍。估計到2018年,香港將會有超過10000名有自閉症的學生。自閉症學生人數不斷上升,可能是政府推出AIM的主要原因,但我相信,還有其他可能因素:

對於有效治療缺乏共識
自閉症的真正成因不眀,沒有根治方法。縱使有很多研究證實早期密集的行為治療對自閉症學生最為有效,可是坊間還有大量其他方法和服務,亦有很多研究和報告指出其他策略的正面效果,由於業界的不同人士缺乏共識,可能令教育局和相關機構要不斷更新建議和支援方法。

缺乏業界支持
2012年,平等機會委員會的一份報告指出,20-43%的受訪老師不願意接受自閉症學生在普通學校上課,61%的受訪校長認為政府有關融合教育的資助及專業支援不足,30-70%的受訪持份者認為自閉症學生上課不專心,擾亂課室秩序和學業表現不及一般同學。總的來說,自閉症學生在普通學校不太受歡迎,政府可能因此要加強政策,鼓勵學校接納他們。

大眾媒體的影響
近幾年,很多有關自閉症的不幸事件被媒體廣泛報導:2014年一位父親百刀斬死其15歲自閉兒後企圖自刎;2015年一位4歲自閉兒的母親,不但要獨力照顧兒子,還要支持患有血癌的女兒和患癌症的丈夫,情況經報道後引起社會各界很大迴響。這些媒體報導,提升了大眾對自閉症的關注和同情心,令政府不得不正視相關的支援和政策。

議員及家長不滿
2013年,立法會舉行了18次融合教育小組委員會會議,當中第4次會議商討有關自閉症事宜,超過50名代表陳述意見;有議員和自閉症家長批評:「教育局完全漠視《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條例》及《殘疾歧視條例》的要求和目標。敎育局只安排學位,但未能確保SEN學童(包括自閉學童)有意義地參與學習,令他們失去平等的機會接受本地教育。同時,敎育局更沒有按SEN學童的障礙及需要,而特別設計適當的教育和訓練,幫助他們自立並享有積極和充實的生活 。教育局嚴重違反以上兩項條例,應正視這問題,融合教育應作出全面檢討。」

資源運用
政府近年不繼增加對普通學校支援SEN學生的資助和上限,可是很多校長仍然反映政府資助不足。更大的問題是,政府的政策容許學校自由使用相關資助,有學校把資源用作聘請教學助理來處理一般事務,而不是用作SEN學生(包括自閉症學生)的身上,有學校甚至把資助退回給教育局。政府可能因此要推出更明確的指引,推動學校適當地運用資源。

政治因素
梁振英上任行政長官以來,香港出現多次具爭議性事件和大規模示威,包括反國教運動,雨傘革命和全港性系統評估(TSA)爭議等,加上教育局長吳克儉的民望長期處於極低水平,反映很多香港市民壓力大,不滿政府管治,這種社會負面情緒,可能迫使政府修改和制定不同的政策(包括教育政策),以安撫民心。

無論上述分析是否政府推行AIM的真正原因,近兩年,以上情況似乎不但沒有改善,甚至有惡化的跡象:坊間出現越來越多所謂有效的自閉症新療法,業界繼續反映政府支援嚴重不足和無效,社會發生更多有關自閉症的不幸事件(例如2016年14歲自閉症青年墮樓事件),政府監管資源運用不力和特首換界等。這些問題,迫使政府要繼續加強關注自閉症,並改善有關自閉症的融合教育政策。

我相信,新一屆政府上場後,將會面對更多融合教育帶來的相關問題。香港的融立教育,將來會有大改革嗎?

作為一個小市民,大概只可以拭目以待。

原文刊於《香港01》

2017年3月10日星期五

我寫給下屆特首的信



「我不介意兒子發脾氣。」有家長告訴我。

一個4歲小孩,在學校聽教聽話,受老師和其他同學歡迎,間中發脾氣,很正常。

可是,他和媽媽相處時,卻經常大吵大鬧,有時趴在地上翻來滾去,有時甚至會打她,並遷怒姐姐。

爸爸指責媽媽:「雖然兒子有自閉症,但你也不能處處遷就他,要强硬一點,要他明白你的指示就是命令,不可以反抗。」

「我想兒子多表達自己。」媽媽很平靜,溫柔地説:「所以我經常向他解釋,希望他把自己的想法説出來。」

我認為,服從和表達自己,不一定是互相矛盾。

我鼓勵爸爸於兒子服從時多加關注,讓他明白聽話的好處;建議媽媽在兒子發脾氣時不要與他討論太多,避免他學會用發脾氣來討價還價,當他冷靜地表達自己的不滿時,才慢慢解釋討論。

更重要的是:安排多一些親子活動和遊戲時間,增進彼此感情;當兒子冷靜聽話時,教導他管理情緒,學習相關的社交技巧,和主動表達自己的要求。

父母很贊成我的建議。

可是,兩個月後,他們還是沒有跟從我的建議,情況沒有進展:小孩繼續發脾氣,爸爸繼續喝罵他,媽媽繼續不斷跟他講道理。

我發覺,原來他們根本不認為兒子發脾氣是一個問題;諷刺的是,他們一早告訴過我,不介意兒子發脾氣。

爸爸認為問題是:媽媽教子無方;媽媽認為問題是:兒子不主動説話。總之,發脾氣不是問題。

而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縱使小孩用發脾氣作為手段,逃避媽媽的指示,並不代表他沒有情緒;要以大吵大鬧達到目的,小孩感覺一定不好受;姐姐眼見弟弟這麼辛苦,可能會感到不開心,甚至忿怒;父母要面對的兒子發脾氣所引發的各種問題,心力交瘁,要承受很大壓力。

為什麼一家人要受這些苦?

七警毆打挑撥警務人員的示威者,已被定罪。有人認為他們罪有應得;有人視該示威者為人渣,要求政府立法訂立辱警罪;有人為警察大呼不值,要為他們上訢;有人成立基金籌款募捐,協助有關警察及其家屬解決經濟及生活需要。

誰是誰非?問題出在哪裏?真的要訂立辱警罪嗎?

有人用親子關係比喻現在香港的警民關係:父母禁止子女打機而遭反抗,若果訂立家規來處理,只會令彼此關係惡化。

七警在暗角毆打示威者,遭法律制裁,問題不只是這個行為應該與否,或定罪是否公平。問題是:事件令警務人員難受,令支持警察的人忿怒,令反對他們的人厭惡,令其他沒有表態的人不安,失望。無論是什麼感覺,總之就是不好受。

為什麼香港人要受這些傷害?

七警不是4歲小孩,市民不是他們的兄弟姊妹,政府不是我們的父母,難道香港人就不是一家人嗎?

但願下屆特首,可以治療我們的創傷。

原文刊於《香港01》